标题 | 简介 | 类型 | 公开时间 | ||||||||||
|
|||||||||||||
|
|||||||||||||
详情 | |||||||||||||
[SAFE-ID: JIWO-2024-2596] 作者: 羽毛 发表于: [2020-02-28]
本文共 [410] 位读者顶过
Part 1:OilRig攻击的DNS隧道行为简介 [出自:jiwo.org] OilRig也被称为APT34 (Crambus,“人面马”组织,Cobalt Gypsy),是一个来自于中东某地缘政治大国的APT组织,该组织从2014年开始活动,主要针对中东地区,攻击范围主要针对政府、金融、能源、电信等行业。受害者某国总统事务部约900个用户名和密码以及80多个网络邮件访问凭证被泄露;某国航空公司泄露了超过1万个用户名和密码,给企业和国家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。 OilRig依赖DNS隧道进行命令和控制,简化后的流程如下: 阶段1:静默阶段
此阶段DNS层面的行为特征如下:
阶段2:准备阶段
此阶段DNS层面的行为特征如下:
阶段3:对外泄露数据
从DNS协议来看,内部的敏感信息只有通过子域名携带传送到控制端,然后在控制端将这些信息按照顺序拼接起来,受制于域名长度的限制,以及UDP传输的不可靠性,DNS隧道很难向外传输较大的文件,但是传输重要的敏感信息已经足够。 此阶段DNS层面的行为特征如下:
阶段4:向企业投递恶意文件
相对于向外泄露数据而言,通过DNS隧道向内投递可执行文件并执行似乎更加简单,除开A、AAAA记录外,TXT记录被设计成描述DNS服务的基本信息,因此可以携带更多的信息 受控端通过将接收到的TXT信息解密并拼接成可执行文件进行执行。 此阶段,主要特征如下:
在DNS隧道中,请求的域名、返回的IP地址,TXT信息(NS服务器的描述信息)都不在具备原本该有的含义,受控端根本不关心请求域名的IP地址是什么,更不会根据返回的IP地址去发起连接,DNS协议成为信息泄露和木马投递的媒介,而这些无法通过常规的防护设备识别。防护DNS滥用的攻击的设备必须有以下能力:
Part 2:DNS阻断对企业安全建设的必要性 DNS是互联网的神经系统,在边界的防护设备会将目标是53端口的流量放行,防火墙无法分辨返回的IP地址是一个真实的地址还是有其他特殊的含义,因此攻击组织便有可乘之机。如果对DNS流量不做任何的监管,则极有可能让企业花重金打造的安全体系成为“马奇诺防线”;另一方面,恶意软件通过DNS隧道构建起来的C2通道又是非常容易识别和脆弱的。针对OilRig攻击,如果在早期企业能对其DNS行为进行识别和阻断,就能阻断恶意软件的投放,进而阻断口令、凭证等重要信息的泄露,消除了攻击事件对企业的影响。 综上,企业对DNS流量进行监控和阻断是非常有必要而且收益显著,企业有必要加快部署专业的DNS流量监控和阻断设备,在保障DNS服务的可用的前提下,提供DNS流量的可识别、可阻断、可控制、可追溯的能力。建议如下: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