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 | 简介 | 类型 | 公开时间 | ||||||||||
|
|||||||||||||
|
|||||||||||||
详情 | |||||||||||||
[SAFE-ID: JIWO-2025-2297] 作者: 闲云野鸡 发表于: [2019-02-15]
本文共 [484] 位读者顶过
刷量黑灰产业现状概述艾瑞咨询预测,我国在线视频行业市场规模预计2020年达到2129.7亿元,预计2016年到202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4.98%。巨大的行业市场产值,除了吸引众多视频内容创作者投身其中,也引起了刷量黑灰产人员的注意。加之法律、监管制度尚待完善,刷量的犯罪成本低、短时间内回报高,吸引大量人员投入到视频刷量的黑灰产业当中。研究推测,目前从事视频刷量的黑灰产从业人员数十万,年产值数十亿元。 [出自:jiwo.org] 虽然少数视频平台针对虚假播放量做出积极对抗,如爱奇艺加强了反刷措施,并宣布关闭前台播放量展示,向“唯播放量”论发起挑战,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播放量欺诈行为,但是并没有对整个视频刷量黑灰产业造成太大的影响。 通过威胁猎人TH-Karma业务情报监测平台长期捕获的视频刷量数据来看,被刷量平台主要集中在腾讯视频、爱奇艺、优酷、搜狐视频、bilibili等已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头部平台,如下图所示: 究其原因,这些头部平台视频分成机制更加完善,刷量不仅可以牟取更多的视频分成,也可以达到更好的推广效果。 从被刷量的视频类型数据来看,电视剧因剧集多,刷量总数大,因而刷量占比最大,达到72.69%;对于电影而言,更侧重于在上映前后通过刷预告片、宣传片或片花的播放量来提高电影的曝光量,而不是直接刷电影的播放量,详情见下图: 黑灰产的攻击行为会模仿真实用户的行为,以增加厂商对异常流量识别的难度。不论是视频刷量黑灰产,还是广告点击欺诈、文章阅读量造假等,刷量流量会尽可能地符合大众真实用户的访问习惯。下图展示了视频刷量流量24小时内的时间分布情况,刷量高峰时间段为夜间19至23点,并在黄金时间20点达到最高值: 从视频刷量流量源IP角度分析,超过99.95%的流量源于国内IP,广度覆盖国内各个省市自治区,但有明显的地域聚集情况,视频刷量的源IP中,归属于江苏省和北京市的IP数量超过了50%。约有1/4的视频刷量源IP归属于各地的IDC机房,并且绝大部分为腾讯云主机和百度云主机。视频刷量源IP归属地前十省市统计如下图所示: 另外,威胁猎人近期监测到,于2018年12月27日在某视频平台开播的由多个当红流量小生参演的电视剧《*风刀》,开播起一个月内存在上亿次虚假刷量;泰国电影《降服**的手段》于2019年1月16日上映,某泰语翻译字幕组作为幕后推手,欲通过制造每日上千万的宣传片虚假播放量,提高该电影的曝光度。 刷量黑灰产业存在原因市场急功近利,需求远大于供给 在线视频虚假播放量背后牵扯着多方利益,远大于供给的刷量需求,是视频播放量欺诈行为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。在线视频行业主要涉及三大角色,视频平台、广告投资商、制片方。 制片方是对视频播放量需求最大的一方。最直观的目的,是可以获得视频网站更多的流量和视频分成。高播放量可以提升排名,吸引更多用户观看,自然可以获得更多的流量。对于视频分成,主要包括广告期分成、内容分成、会员付费期分成,而有效的播放量是结算的重要指标。 其次,某些片方与广告主签订了对赌协议,刷量不仅可以避免承担对赌失败的风险,同时虚高的数据也是后续招商的重要资本。 在IP为王的如今,刷量不仅可以辅助片方打造出一部“爆款”影视剧,或者力捧导演与明星,随之高热度IP流量也可带来巨大的附加价值与资源。 刷量可以说是最简单也最立见功效的贴金手段。对于没有大牌明星,没有过硬班底,很多时候网络影视的制作方甚至没有宣传的人力物力,相比其他昂贵的营销推广方案,几元至几十元包一万的访问量可以说是简单高效,但换来的点击分成或贴片广告的价值,却远远溢价。在这种急功近利的模式之下,也就不难理解,为何刷量现象屡禁不止。 |